項目介紹

丙年 常年期第七主日 (2019年2月24日)  夏志誠主教

「你真的十分愚蠢,如此不濟!連這麼簡單的事情,你都不懂嗎?你怎樣當神父哩?你還要當主教!怎麼辦?真是離譜極了!」嘩!如果聽到這些評語,確實會叫人發火,怒從心裡來,很想狠狠地回罵他一頓。但耶穌的教導卻不是這樣。不知大家剛才聽到福音後,會否覺得耶穌所說的話確實頗為動聽,但卻難以做到?人怎樣才可以做到呢?心裡會否想到「剛才那境況是被人當面指責,況且自己已考慮到有充份的理由才會做吧!不是胡亂去幹,只是你不明白,不知道箇中的情況吧!你是在羞辱我,不尊重我,也不給臉啊!真是士可忍,孰不可忍!」可能大家也會想到今天的說法:「若做人太良善,便會被人欺負,尤其在香港,在這個你爭我奪的社會裏,你跟人談甚麼良善或寬恕,只可拿來說說笑或在聖堂裏聽聽這些道理,但若以這方式在外面生活,就行不通了。」

耶穌說了福音的第一句話後,接着還有很長、很多及很重要的教訓。試想想我們,總是希望別人以這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,但自己卻未必能以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別人。福音的第一句是怎樣說?「那時候耶穌向門徒說」。這是甚麼意思?耶穌接着說的一段話,並不是要求所有人或任何一個人也要這樣做,耶穌只要求我們,要求門徒,即要求跟隨祂的人,就是那些承諾會按照祂這樣生活而去生活的人。門徒是甚麼?他們跟隨着耶穌走的路。「路」常常是指生命,那是一個象徵,指人生是一條道路。做門徒的意思是:我以耶穌的生活為榜樣。所以,是做門徒、基督徒,不僅是做教友。其實我不太喜歡「教友」這用詞,似是指宗教上的朋友,因為宗教才走在一起,做着宗教上的行為,譬如在主日參與彌撒,那人若沒有重大原因而沒有參與的,就找神父辦修和聖事,為的是遵守宗教的規矩而已。不同宗教有不同的法規,可是耶穌並不是要求我們做教友而已,祂要求我們的生命如同祂一樣的轉變,祂帶給我們的是價值觀的改變,是要與世俗的看法不同。

今天的香港社會,不論是競爭、不尊重他人或看扁他人的現象,越趨嚴重。前兩天,我才跟一位學校社工閒聊,談到他們日漸發現現今青年人,特別是名校學生,不僅是中學生,連高小學生也一樣面對強烈的競爭。他們認為可以利用別人以達到自己上位之目的,更不要幫助向自己求教的人;否則,自己會被他人趕上的,那就是愚不可及的事。我們不應這樣做,這是缺乏愛的表現,是不尊重別人的社會。耶穌要求我們怎樣做?或許二千年後的我們,認為自己未能完全效法耶穌的所有行為,但耶穌的精神是最重要的!耶穌的精神是指甚麼?「你們應當慈悲,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。」這句說話在數年前時常都聽到,因為那年是「慈悲禧年」。

「你們應當慈悲,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。」這句話講述的是甚麼?我們應該慈悲地對待每一個人,不是因為別人的好,也不是因為別人尊重自己。那是為了甚麼?是因為父!你們應當慈悲,如同父那樣的慈悲。所以並不是對方或任何人,而是因着父的緣故。即是怎樣做?我們有同一的父,所以那些人,不是謾罵我們的人,而是我們的兄弟姊妹。

我們看看第一篇讀經《撒慕爾紀上》記載的一件事蹟:當時撒烏耳領着軍隊追殺達味。為達味來說,本應視撒烏耳為仇人,因為他要來殺害自己。當時達味可以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事!若撒烏耳只是責罵自己,也可放他一馬吧!可是他正前來追殺自己!如今撒烏耳正在睡夢中,大可靜悄悄的走近,把他殺掉。而達味的隨身將領更說,他可以一刀幹掉他,給達味剷除這個仇人。在一般人眼裏,撒烏耳是達味的仇人。但達味怎麼說?達味說:「他是上主的受傅者。」即是上主所揀選、上主所愛的人。達味重複這句話兩次,就是剛才很短的那一節。達味相信,因為撒烏耳是上主所愛的人,所以不能把他殺掉。雖然一般人認為他們彼此是仇人,但為達味來說,因為有天主的臨在,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。這很視乎我們怎樣看待別人,為沒有信仰的人,那個人可能是自己的競爭者,是不尊重自己、看扁自己的人,但若有天主的臨在,我們想到他是天主所愛的兒子、天主所愛的女兒,若我責罵他,也是在責罵天主。

「你們應當慈悲,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。」應該如何慈悲?我們剛才讀的是《路加福音》6章36節,接着耶穌以兩個重點來說明怎樣活出慈悲:「赦免」即寬恕;「給」即給予,這兩個英文用字很美麗,是forgive and give,有寬恕、給予及付出的意思。我們往常也會說「我可以寬恕他,只要他承認錯誤就可以了。」一般人有這樣的想法。對嗎?若他不肯認錯,而我又寬恕他,他豈不是會重複再犯,可能還是繼續不懂得尊重別人。事實上,我們應該把事和人分開處理,我們寬恕了這個人,同時也應指出他的錯處。為甚麼我們應接納別人?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屬於天主的。在第二篇讀經《格林多前書》裡,保祿告訴我們:「我們是屬神的。」農曆新年剛過去,但新年時總喜歡把生肖掛在口邊,如肖豬、肖狗等。若問:我們基督徒是屬甚麼?「我們是屬神的!」記得曾有一位教友問我一條頗有趣的問題︰話說他的家人因為不是基督徒,於是告訴他今年犯太歲,叫他配戴某種物件,便能保他平安。那位教友一方面表示自己不相信,卻又問着能否視那些東西為飾物那般配戴,只是不想家人繼續哆嗦哩!我的意見是在乎他怎樣看待那件事。首先,他應跟家人們清楚表達,他本人是不相信的,若為了家人安心才配戴那物件,問題便不太大,但若是為保自己平安,那就不妥當了。況且我們是屬神的,沒有犯太歲那回事。我們是誰?我們是太子!對嗎?我們是天主所愛的子女,不用談犯太歲的事,我們是上主的太子爺、太子女。若從這角度來說,我們便有力量去寬恕。我們給,就是慷慨、大方的給予(give and forgive ),這樣的話,我們便活出了天主子女的身分,因着我們是天主的子女,體會天主父的臨在,所以我們就可這樣做,這樣生活。讓我們在面對困難、動怒或「被人發脾氣」的時候,我們能容易一點想起我們的父。

我十分高興見到你們的堂區每月都舉辦靈修時間,稱為「月靜」。是嗎?內容包括神父講道、朝拜聖體,最好的是有辦告解,即修和聖事。但我知道參與的人數不是太多哩!其實這是很好的安排,能在每月裡,讓自己與神父、整個團體一起靈修,聆聽道理,然後默想,親近主。因為只有這樣,我們才能活出天主子女的身分,才能體會父給予我們的慈悲。體會父的慈悲的方法有很多,領受聖體聖血是其中之一,而修和聖事亦是。想着自己的不愉快、過犯,明知是錯的事,通過修和聖事,神父告訴我們,我們的罪已獲得寬恕,父再一次擁抱我們。這是不可能在主日辦理修和聖事時體會到的。為甚麼?是因為很多人在排隊等候着,所以神父可能非常忙碌,而自己也不想阻礙他人,因此,快快地辦完就走了。我不要求大家每月都來參與,但建議大家至少一年參與一次堂區月靜,辦一次妥當及較長時間的告解,透過與神父傾談後,體會父的慈悲,這樣我們才有多點寬恕和給予的力量(forgive and give )。「你們應當慈悲,如同你們的父那樣慈悲」,來自哪部福音?《路加福音》第6章36節。很容易記得的,也是好兆頭,談的是慈悲,「三三不盡,六六無窮」。「你們應當慈悲,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」《路加福音》6章36節。因為翻譯有所不同,改為「就像」兩字。

讓我們靜一靜,聆聽耶穌給予我們的邀請,並且答允祂,我們會努力在生活當中,做一個屬於祂、慈悲的子女。

撒上26:2,7-9,12-13,22-23
詠103:1-2, 3-4, 8, 10, 12-13
格前15:45-49
路6:27-38

©夏志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