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介紹

丙年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(2019年8 月11日)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夏志誠主教

從六月開始,相信大家的焦慮和擔憂越來越加深。特別在這兩星期,甚至這兩天,大家都看到市面上發生了很多暴力及衝突事件。相信每一位香港人都不願意看到。事情發展到這地步,不知會向甚麼方向走,甚至有人形容為「不堪設想」。這些衝突、矛盾和暴力所挑戰的,不只是香港社會的安寧,不只是我們政府的回應。要如何回應?大家倒是心中有數。又或者那些青年人或示威的兄弟姊妹將會如何繼續升級暴力?在我的反思裏,為我們有信仰的人,這是一個信仰的問題和挑戰,又或在某程度上而言,為神父們或我自己,都在信仰上面對着挑戰。有人認為應該在講道中談及這些社會事件,為甚麼竟然隻字不提?也有人認為講論得太多了,我們教會講論的,應該是道理,而不是講政治的事;又或有人認為神父偏袒某一方,責駡某些人,甚至指責的是主教在偏幫某些人。或許是這樣的。明顯地,坦白來說,我們都是人,連神父、主教亦是人,我們不可能擁有全部真理,有時我們也會說錯話。不過,發展到現在這階段,就像兩個人吵架或打架,究竟誰先動手,誰後來還手,誰比誰多打一拳或少打一拳,都沒有多大的意思了,也不會找出答案來。到最後,我們不禁會問:「天主在哪裏?」「祈禱有沒有用?」「我們要懷着信心,但信心有甚麼用?」

今天的幾篇讀經跟我們講述「信心」,更應說是「信德」。在信仰上、在教會內,講述的是信德。信德與信心是有關係的。信德是一種德行,因着上主而有的信心,稱為信德。信心有時也用來講述外在、世俗的事,例如「你對這件事有沒有信心?」但這裏不是這個意思,而是我們因為天主而有的信心,稱為信德。

第一篇讀經論述的是甚麼?《智慧篇》指出,我們的祖先——以色列人,在埃及受了很大的痛苦。他們離開時,「確實知道自己所相信的誓言多麼可靠,因此都心安神樂。」雖然他們面對很多困難,面對埃及政府這強大政權的壓迫,但他們仍然相信天主的誓言。所以即使是何等的困難,他們都跟隨梅瑟離開埃及,而內心卻是心安神樂的。他們盼望的是甚麼?期待着「義人的救援,和仇人的滅亡。」我們或許認為這是多麼美好啊!昔日以民想到的是埃及人的滅亡。今天就是指警察?或是示威者?這視乎你支持的是哪一方,要是與自己的一方相反就是仇人了。各位兄弟姊妹,在信仰裏,我們需要看得深一些,表面上看似是這樣:這裏有穿白衣的、黑衣的。可是,最後來到我們內心,那份憤怒、仇恨才是我們的仇人,然後才在外面表現出來。

第二篇讀經《希伯來人書》講述亞巴郎懷着信德。當他離開埃及時,不知道要往哪裏去,他唯一知道的是天主與他在一起。香港究竟會怎樣呢?我們沒有水晶球,沒有人知道,也許猜度得到,大概都沒有甚麼好結果,那就不敢猜度下去了。《希伯來人書》提醒我們,信德不是要讓我們知道將來會是怎樣。不是這樣的。我們沒有人會知道,若你想知道,你可以去「占卜、問卦」,它必會告訴你,提供答案,讓你知道將來會是如何。可是,這不是我們的信仰。我們的信仰是:「無論發生任何事,上主與我們同在,與我們同行。」這實在不簡單!請看看亞巴郎!那時天主應許他將有後裔——他有了依撒格。但原來天主的應許是要在二、三千年後的今天才可明瞭。原來所有通過耶穌基督、信仰天主的人,都是亞巴郎的子女,而亞巴郎自己卻意想不到會是這樣的。原來要經過依撒格、雅各伯等十二名子女,然後是各支派,再下去是到埃及受了四百多年的壓迫,逃出埃及後輾轉成立了王國,這王國又被巴比倫滅亡,滅亡後流徙,及後得以回國,再生出了一位後裔,祂就是耶穌,繼而有人相信了祂的宗教。原來要過了兩千年後,才漸漸知道甚麼人是亞巴郎的後裔。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亞巴郎,又怎可預料得到?

香港會如何?我們可能想着走回原來的面貌——大家平平安安、工作謀生。但我肯定將來的景況是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,而且一定是在上主的手裏,並不在甚麼人的手裏。我們是否擁有這份信德?有人認為自己沒有那麼長命,對嗎?確實,有時我也有這樣的想法,面對現在的時局,慶幸自己已幾十歲了,不用等太久便「移民」去了,是不用申請的那種移民。從另一方面想,自己年長了,也不要緊,但若為年青一輩設想,……。所以,信德賜予我們「可以想像得更遙遠」的信心,是超越我們所能想像到的。在福音裏,耶穌以另一個比喻來提醒我們信德是甚麼。我覺得當中的一句話是很關鍵、很精闢的。耶穌提出信德是「那些醒寤的僕人是有福的。」若有這份信德,便是醒寤。如何知曉有這份信德,就是「醒寤着的僕人是有福的」。

香港人常說「做人應醒目」,但福音所指的,不是這意思。醒寤的意思是甚麼?醒寤的僕人應該是怎樣?他常常醒寤着,知道自己的身分,就是知道自己是僕人的身分。僕人又如何?「僕人」一詞並非單獨存在,若人自認是僕人。即會怎樣?便會被問及誰是你的主人。對嗎?僕人是有主人的,這是一個「關係」的詞彙。所以耶穌說:「應時時醒寤自己是僕人。」為甚麼?應知道自己是有主人的,即表示人需要交帳!當幹着這些工作,不僅是要向特區政府交帳,或者說,那些官員不僅只向中央政府交帳,又或那些示威者認為自己可以做任何事。全部都不是這樣的呢!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回到上主跟前,最後我們都要向祂交帳,無論所做的是甚麼事,若在倫理道德上是不正確的,即使受到他人的保護,無論是來自哪方面的保護;又或認為自己逃跑得快,所以不怕會被逮捕的。但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!最關鍵的是我們最終須向天主交帳。所以為甚麼有人認為我「轉了軑」,說:「主教,你呼籲冷靜,是否認為我們做錯了?所以轉軑了?」各位兄弟姊妹,並不是「轉軑了」,而是因為「過份了」,無論哪一方都做得過份了。沒錯!我知道雙方不是平等的,好像一個人是健碩,另一個人是瘦弱。可是,當瘦弱那位所做的事也過份了,那麼,就應阻止他吧!因為我們每個人到最後是必須向天主交帳的。

如何交帳?醒寤的僕人應做甚麼事?若知道自己是僕人,耶穌提醒了我們應做一件很重要及特別的事。福音指出,當主人來到時,僕人只需做一件事。他該如何?最重要的是開門。僕人只需開門,即打開自己的心門。不要成為一個心硬的人,不要以為「權在我手」,又或自視自己是青年,跑得快,背後有大批支持者,於是便做任何的事。並不是這樣的!我們應「打開門」。

各位兄弟姊妹,你們可能大多只是參與遊行,我不大相信你們會做其他更激烈的事情來,或許我們沒有這樣的能力。但在我們的家庭裏、朋友圈子裏,其實都遇到其他不同意見的兄弟姊妹、親人或朋友,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向主打開自己的門,讓憐憫、同情、聆聽進入我們當中。大家傾談、溝通,即使無法交談時,仍要忍耐。我們需要把門打開,就需要忍耐,讓對方發洩心中的怒火。亦有可能是因我的緣故,讓你們受這些痛苦的。是啊!也許他們認為:「你們的主教竟然說這些話!」因為你是教友,他便向你「炮轟」十多分鐘,而你可能也很憤慨,因為你自己都不大認同主教的看法,奈何來不及回應吧!在此,我表示不好意思呢!但我們仍需要忍耐,先聆聽。我估計一個人的憤怒,可能維持十多分鐘或半小時,但不會持續數小時吧!他總會平靜下來的。所以我們應有信心,讓他訴說後,才與他傾談。我們就是這樣的「打開門」,讓天主的平安、忍耐進入我們的心裏。這樣我們便是醒寤的僕人了。

如果是這樣,又如何?醒寤的僕人是有福的。那是甚麼福?是否做「阿福」?不是。耶穌在這裏論述的很特別。當主人回來時,遇到醒寤的僕人是有福的。為甚麼?「主人要束上腰,親自伺候他們入席。」「入席」的意思是吃大餐。我們這些醒寤着的僕人是有福的。面對這時局,這樣的不安和動盪,若有上主賜給的平安、若我們仍有這信德,相信天主仍然是歷史的主宰,我們便不用害怕,天主自己會來伺候我們,要親自與我們同在。各位兄弟姊妹,這並不是虛假的。因為一會兒後,我們便會領受聖體聖血,耶穌親自來到我們的生命裏面,與我們在一起。我們知道耶穌自己親身經過苦痛、困難和孤獨,所以祂了解我們,知道我們的不安,所以祂與我們同在。

「醒寤着的僕人是有福的」來自今天的福音,是哪部《福音》?《路加福音》第幾章?第12章。第幾節?分別有兩節,是第37節及第38節,重複了兩次,即代表很重要了。我們只背誦一節就夠的了,12章37節。「醒寤着的僕人是有福的」《路加福音》12章37節。

讓我們靜一靜,向主耶穌說:「主,懇請祢賜我恩寵,好叫我做那一位醒寤的僕人,成為有福的。」

智18:6-9
詠33:1,12,18-19,20,22
希11:1-2,8-19
路12:32-48

©夏志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