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介紹

丙年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(2019年7月14日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夏志誠主教

大家同樣看見一個受傷的人,同樣是偶遇,同樣看了一眼。可是,這三個人的反應卻大大不同。前面的兩個人,一個是司祭,另一個是肋未人,與這個被打至半死的傷者,都是猶太人、同族人。耶穌並沒有清楚說出那個傷者是猶太人,只說出路過的第三個人是撒瑪黎雅人,他幫助了這個遭遇強盜及被打至半死的人。為甚麼他們的反應有這樣的大不同?有聖經學者認為前兩個人因為很看重自己是禮儀人員,所以較留意法律上的潔淨,害怕被那個被打至半死的人玷污。雖然不知道那個傷者是否已死了,但因為他流了很多血又或他已經死亡,接觸兩者都會被視為不潔的。若是禮儀上的不潔,在程序上,人便需要被隔離,然後才可重返聖殿服務,因為行祭獻禮等是不容許不潔的。又如今天的我們,雖然不是司祭或神父,但若需停下來幫助他人,特別是香港人,也會有許多「計算」:考慮所費多少?需要多少時間?若自己太趕,也未必會幫忙。即使我自己有時也是如此,其實只需要關心一下對方是否需要幫忙,但都沒有做到,有時也後悔為何不做呢?大家可有類似的經驗?所以,前兩個人的行為,可說是常見不過的。

在香港的大都市裏,人來人往,有時亦會想到即使我沒有幫上忙,總會有其他人幫忙吧!於是大家就沒有上前去幫助他人了。反而奇怪的是第三個人,那個撒瑪黎雅人。撒瑪黎雅人與猶太人是世仇,遠在公元前六世紀,當時猶太人充軍,回國以後想重建聖殿。那時的撒瑪黎雅人,因與猶太人是相信同一的上主而表示願意協助,但猶太人卻嫌棄他們既然已與其他人通婚,就是「雜居」,且朝拜偶像,視他們為「雜種」,很輕視他們,認為他們會玷污聖殿,因此不讓他們參與重建。撒瑪黎雅人因被這樣的看待,自然感到不好受,於是他們在自己的撒瑪黎雅地方建築了另一所聖殿。當猶太人知道以後,非常憤怒,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那所聖殿才是唯一的聖殿,撒瑪黎雅人竟然興建了另一所。過了約二百年後,猶太人欲推翻希臘人的統治,為獨立而起義開戰,當他們到達撒瑪黎雅地區時,乘機摧毁了他們的聖殿,撒瑪黎雅人當然感到很憤怒。之後,在耶穌出世前的一兩年,撒瑪黎雅人把一些死人的骸骨放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聖殿裏,為的是要玷污他們的聖殿,凡此種種,大家便成了世仇。可是,在這個比喻裏,這個撒瑪黎雅人竟然願意幫助這個受傷的猶太人,實在難以想像。不過,我想到可能正正因為他是撒瑪黎雅人,他知道甚麼是被人離棄、不被尊重、沒有人幫助、一個人承受痛苦;他自己也是一個受傷的人,不是肉體上的受傷,而是心靈上的受傷。因他是個撒瑪黎雅人,在一個以猶太人為主的社會裏,他是一個二等公民,時常被人歧視,所以他知道那個被打至半死的人,沒有人理會、躺在那裏呻吟着、叫喊很久也得不到別人的幫助是何等的痛苦,於是他上前幫助這個人。有位靈修學者指出,這就是「負傷的治療者」,意思是他自己受過傷,因他的受傷經歷而知道甚麼是傷痛,於是他願意幫助其他人,幫助這個被人打至半死的人。

讓我們想像一下,現在躺在路上的這個人,是躺在香港的一條街道上。他是否剛才示威的青年?或是在剛才的衝突中被推倒的警務人員?我應該幫助他嗎?他是「藍絲」?「黃絲」?這重要嗎?或我們就單純的視他為一個受傷的人,躺在路邊,需要別人的幫助?今日的香港,我想沒有人是不受傷的,整個香港也受傷了。誰可以幫助我們?哪處可找到一個善心的撒瑪黎雅人?教會邀請我們祈禱,但很多人質疑不斷的祈禱是否有作用?有人抱怨說:「當事情開始發生時,已邀請我們祈禱了,但現在的情況仍是如此吧!」各位兄弟姊妹,祈禱不是要求天主顯奇蹟或催逼天主,或因為我們的祈禱達至多少次,天主就必定要替我們解決。不是這樣的!我們真的不知道如何解決困難。祈禱的第一個意思、第一個作用是甚麼?祈禱是發現、重新肯定我是天主所愛的,我是有尊嚴、屬於天主的兒女,所以我有良知、有一份道德的力量、我可以懂得如何愛人、我不會被仇恨所掩蓋、我不會被憤怒所操控。祈禱叫我做人、做其他人的兄弟姊妹,祈禱使我不會變成了一隻「禽獸」。

如果覺得今天是一個困局,不知如何走出去,或者好像一面牆,很堅硬的、好冰冷的,不知如何能穿過它,不知如何走出擋着前面的這道牆,甚至被它圍堵着,不知如何是好。兩星期前,我到了耶路撒冷的聖地朝聖,到了哭牆,那是每次到訪耶路撒冷都必定前去的地方。那裏是一面牆,很大的石頭,很冰冷,很堅硬。可是猶太人在這兩千年以來,在這裏做甚麼?祈禱!他們在牆中找到縫隙,然後把祈禱的經文塞進去,又把祈禱的意向寫在紙條上,然後塞進去,這一面牆成為了「祈禱的牆」。為我而言,是一個很大的啟示。如果以一面牆來形容今天的香港,我們不知如何穿過它,可是,各位兄弟姊妹,讓我們守齋、祈禱,求上主讓我們轉向祂,賜予我們堅定的信心,相信即使我們被人打傷、躺在路上,我們仍然彼此相愛,我們不必理會那人是警務人員、示威者、「黃絲」或「藍絲」。不是!他是我的兄弟姊妹,現在受了傷,可能在自己家庭、朋友當中、在我們教會的善會裏,這不是遙遠的事。正如第一篇讀經所述,天主的誡命距離我們並不遙遠,我們隨時可以彼此相愛,在近在咫尺的地方。是的!我們自己也曾受傷,但讓我們成為一個負傷的治療者,因為我們有信仰、有上主與我們同在。我們有能力,不是靠自己的能力,而是靠祂的能力。

各位兄弟姊妹,「動憐憫的心」,就是那個不同之處。就剛才的第一個問題,有甚麼不同?福音告訴我們,這位撒瑪黎雅人「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」,其他的兩個並沒有,他們看一眼便走開了。「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」,以中文來說,是較難理解的。「動了憐憫的心」似是較主動的表達。若以外文來說,無論是英文或原文的希臘文都是被動詞(passive voice)——「he was moved」、「he was touched」。意思是甚麼?意思是他(願意)打開自己的心,讓躺在路旁那人的苦痛、呻吟進入自己的心裏,讓自己被他觸動,他沒有關閉自己的心。各位兄弟姊妹,請不要關閉自己的心,若我們關閉自己的心,便會成為一個鐵石心腸的人,那就不是人了,人的心是一顆血肉的心。我明白這段日子確實使人很難受,若多看了報導,情緒也會受到影響。有些學者建議暫時避免觀看。這只是暫時的,但我們不要漠不關心,不要關閉自己的心,我們應有憐憫的心,即使感到難受,我們也應幫助其他人。任何時候幫助別人、愛這個躺在路旁、被人打至半死的人時,就是代表我還有愛的能力,這份愛的能力要拯救我們,因為愛是來自天主。

各位兄弟姊妹,讓我們效法這個善心的撒瑪黎雅人,「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」,來自剛才我們聆聽的福音,是哪一部福音?《路加福音》。第幾章?第10章。第幾節?第33節。「一看見就動了憐憫的心」,《路加福音》10章33節。記得嗎?現在請大家一起背誦。

讓我們記着這句聖經金句。讓我們靜一靜,求主賜給我們恩寵,使我們不怕敞開自己的心、不害怕心中有時感到的難受,讓我們看見而動憐憫的心。

申30:10-14
詠69:14,17,30-31,33-34,36,37
哥1:15-20
路10:25-37

©夏志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