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介紹

丙年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(2019年7月7日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夏志誠主教

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這是耶穌派遣門徒時,吩咐他們當進到接待他們的一家時,應該說的第一句話。「願這一家平安」是我在默想這段福音、準備跟大家分享時最吸引我、最使我有感受的一句話。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特別在這時的七月初,在這整整的一個月裏,香港沒有平安了!不論我們站在哪一方,若看看今天的香港社會,我相信沒有多少人願意看到這樣子。有人會說:「當看到立法會受到破壞,有很多塗鴉,玻璃門被打碎了,就感到很痛心,因為一個象徵着香港法治的地方竟然被這樣對待,甚至是被侮辱,覺得沒有平安了。」讓我們更覺痛心的,不只是地方受到破壞,還有幾個青年人輕生了。如果立法會要花上一億元才能修復,那麼生命就是無價了。事實上,不只是這幾位青年人,我知道有不少家庭、朋友圈子、親戚當中,好像一夜裏又回到「佔中」那時,這個五年前的現象又再次重現,很多家人、朋友、親戚,又或是聖堂裏善會的兄弟姊妹,大家無話可說,又或者爭吵得面紅耳熱,說要「割蓆」呢!試問哪裏會有平安呢?可是,正正因為沒有平安,這句說話就更吸引着我。

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究竟平安是從何而來呢?當我再次默想今天的福音時,我看到耶穌不只是命令門徒出去宣講平安,而是要讓他們自己首先成為「平安之子」、「和平之子」。耶穌囑咐門徒不要帶錢,不要帶口袋,也不要穿鞋。這是極端的說法,當然也是象徵的說法,因為門徒一定要穿鞋,否則怎能夠走這般長遠的路?那麼它的意思是甚麼?意思就是不要成為一個有威脅的人,不要有那麼多的能力,應該做一個沒有能力的人,要去到那些人群當中,甚至耶穌形容為「像羔羊進入狼群裏」,在那裏會被吃掉、被欺負的危險。為甚麼這樣說?試看看今日的香港,我覺得說得真對。這是甚麼意思?今日香港最需要的,當然是平安,但平安是怎樣來的?是來自信任。現在人與人之間互不信任,於是青年們「上街」,要戴上口罩,讓人無法辨認自己的身分,因為害怕被認出;若有人拍照,便毆打對方,命令對方刪除照片。即使警察也是這樣子,連警員編號也不會展示出來。為甚麼?因為沒有平安。以為警察拿着鎗和警棍就有平安嗎?他們實是很害怕,大家都十分害怕。一個社會若沒有平安,可以如何繼續下去?若沒有信任,又如何繼續下去?

我們的社會正在崩潰,其實不只是社會,也看看我們的家庭、教會、親人,我們如何能彼此信任呢?如果我們有信仰、有基督徒的精神、有耶穌的精神,主在今天邀請我們做一個懷有平安的人,先不要威脅他人。看看耶穌怎樣實行?耶穌走到井邊,看見一個婦女前來打水,耶穌問她要水。祂首先成為一個有求於人的人,祂不會威脅其他人。此外,當兩個厄瑪烏的門徒帶着絕望離開,耶穌裝作不諳世事般詢問他們正在談論甚麼。耶穌不威脅他們,耶穌沒有訂下甚麼預設的條件才跟他們聊天、交談。平安就是由這裏開始──信任其他人。我們是否相信人到最後,即使是這個跟我站在不同立場的親人、家人或是聖堂裏的兄弟姊妹,其實都是天主所愛的人、都是有良知的人。我們是否相信呢?平安由這一點開始。

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「這一家」不只是平安,平安不是四處宣揚,而是很具體的、很實在的,在「這一家」、「這個人」。我們不要那麼快就下定論:「他是民主派的」、「他是建制派的」、「他收了錢的」、「他被人蒙騙了」。這是一個「人」、這個是我的家人、是我在聖堂裏的兄弟、是我的姊妹。我首先要聆聽他的話,聆聽他有甚麼難受的地方,不要那麼快就下判斷說:「我不會聆聽你的、因為你的看法一定是這樣……」若是這樣,那麼必定談不攏,哪裏還會有平安?哪裏還會有信任呢?不可能的。所以耶穌說「這個家」,是「這一家」啊!

各位兄弟姊妹,我們每週來參與彌撒,有些人每天祈禱。當我們唸《天主經》:「我們的天父……」,就是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同一的父,我們都屬於一個家。也許我們會有不同的政見和看法,但走到最後,這些政見和看法是否影響我們得最深遠的呢?終有一天,我們都會離開這個世界,無論生活在香港、內地、美國、加拿大或澳洲,這都沒有所謂,因為我們盼望將來有一天,大家都能生活在天主的懷抱裏。所以,現在就要開始,不需要等到那一天。今天,我如何看待我身邊的這個人?我會尊重他,即使他跟我的政見不同?我願意聆聽他、關懷他,特別如果他是青年人?教會把今年訂為「青年年」,我們需要聆聽、陪伴他們,讓他們有能力,即是充權,要讓他們自己做決定。他們已經長大,不可要求他們完全依從我們的想法。首先,讓我們先聆聽他們,不是立即下判斷,認為他們必定是這樣,又認定他們又是故態復萌。我們不可以這樣的先入為主。

「願這一家平安」,第一個字是「願」。「願這一家平安」,為甚麼?因為我們已做了剛才所說的一切:我們要聆聽、要陪伴。但到最後如何?也許我們會發現自己做不到甚麼,可能家裏的青年人仍是去「上街」,可能我們家裏的中年人同樣有很多的情緒。那怎麼辦?祈禱!把我們完成不了的事情交託給天主: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

今日的社會,特別在青年人之間,瀰漫着一種很無助、很無力,甚至是絕望的氛圍,所以不只是幾位青年人,不要只看到幾位,那幾位不過是做了決定、走了出來而已。我在星期五剛下飛機,兩小時之後,我抵達社聯開會,那裏有很多非牟利機構,即社會服務機構,有百多位社工一起開會。為甚麼?他們站在最前線跟年青人在一起,聆聽他們。他們形容為已「爆煲」了!不行了!不知有多少個來電、多少的青年人說不知道在哪裏可以找到出路。各位兄弟姊妹,我們需要祈禱,不要讓這份失落、失望成為絕望。我們是有信仰的人!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

走到最後,我們真的要懷着信心,把這些重擔和問題交給上主。我們或許並不知道如何解決,但終有一天,問題是可以解決的,不會這樣繼續下去。也許解決的方法,不是我們所期望的;又或只是暫時解決了,甚至像五年前「佔中」那樣,問題看似解決,但實際上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,於是五年後又再次出現,而且較以前更為嚴重。但我們仍要把這一切一切、把我們能力以外的事情,懷着信心,交給天主。

「願這一家平安」是難以去實行的。看看第二篇讀經,保祿提醒我們要帶着耶穌的烙印。那即是甚麼?即是耶穌的傷痕。耶穌的傷痕是怎樣得來的?耶穌的傷痕是因為愛而來的。我們愛我們的香港社會、愛我們的家人、愛我們的下一代,這確實是很辛苦、很困難的。我們要放下自己的情緒,先要去聆聽,去陪伴。實行是十分困難的,我們會受傷的,但不用害怕,耶穌基督已成為第一個為我們受傷的人。讓我們經歷這事以後,也不用害怕帶有耶穌的傷痕、耶穌的烙印,因為這樣會帶來救恩。時刻要記得我們的信仰是死而復活的信仰,在失望又失望之後,仍然可以懷着希望。

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耶穌在今天也派遣我們回到家裏、我們的團體、我們的善會裏、回到我們的親戚當中做「和平的使者」。不是要爭拗甚麼,當然有時爭拗也是可以的,不過在爭拗前,大家先建立一份友誼的關係、相愛的關係、聆聽的關係,帶着平安到那裏,求上主祝福這個人、祝福這個家庭、祝福我的家庭、祝福我的團體。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

各位兄弟姊妹,今天我十分希望大家一起牢記這句說話,來自今天的福音。今天是哪部福音?《路加福音》,第幾章?第10章。第幾節?是一半,即第5節。《路加福音》10章5節。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《路加福音》10章5節。我們一起背誦吧!

讓我們由背誦這句說話開始,求上主首先將這份平安帶來到我們自己的心裏,然後將這份平安帶給我身邊的其他人、帶到我們的家庭和社會。讓我們靜一靜,一起向上主呼求:「願這一家平安!」

依66:10-14
詠66:1-3,6-7,16,20
迦6:14-18
路10:1-12,17-20

©夏志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