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介紹

甲年 四旬期第二主日  (2017年3月12日) 夏志誠主教

今天早上,我們一起在這裡參與這台主日彌撒。這其實是很特別的,因為大部分在座者都不是居住在南丫島的。同學們跟我一樣,都是乘船從外面到來,這實在很難得!可能因為大家跟修女很稔熟,彼此有一份感情,亦可能是因聖嘉勒書院的緣故,覺得自己是「嘉勒人」,一定要到來呢!

香港人實在很忙碌,所以大家能抽空到來,實在難能可貴。但另一方面,香港人又很懂得利用時間,即使在繁忙中,也能抽點時間來做些重要的事情。譬如說,在地鐵車廂內,我們可以做很多的事情,有低頭一族,耗費時間在玩遊戲,也有人在覆電郵、講電話、查看網上資料等等;有時還見到一些頗為特別的,例如化妝、剪指甲、刮鬍子等。前幾個主日,我乘坐西鐵往元朗聖堂開彌撒,在車廂內就見過這些事。可能因為車程較長,時間較多之故,但有些是很個人的事,應該在家中做,甚至應躲在洗手間或房間內處理的。很難想像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在公眾的地方去做一些這麼私人的事。不過,他們都頗為神態自若、旁若無人。當然,人人都愛美,喜歡打扮也是一件好事。我看著這個過程︰由普普通通的、不怎麼樣的容貌,在化妝之後確實變得很不同,可能就是塗上了什麼牌子的化妝品吧!平常當然不太留意,原來化妝的工序真是不少,化妝後的樣貌又果真不同!不過,若再想清楚一些,那樣貌是「假」的,原本的她並不是這個模樣。這當然是可以理解,她要上班,可能有工作的需要。或者她也想在家中打扮後才外出,不過沒有足夠的時間。我知道有些女士們還要在清早洗頭,時間確是很緊迫,頭髪趕不及弄乾便要出門了。但原來這一切,不論髮型或妝容都不能維持不變到晚上的。

今天我們慶祝嘉勒的慶日。嘉勒是一位美麗的女士,按照傳記記載,她年青時,有很多人向她提親,當中不乏貴族或騎士等。在八個世紀之後,我們今天共聚一堂,大家慶祝的卻不是因為她的樣子、美貌。雖然她很美麗,但沒有人再提及了。人們所提及的是什麼?是她的德行、她與主的關係。如果只是讚揚她的樣貌如何明艷奪目,吸引可人,到現在這份讚美便不可能再存在的了。記得多年前,我有機會到亞西西。到訪過的人都知道,聖嘉勒大殿下面的墓室前放置了聖嘉勒的蠟像。那次有機會我繞到蠟像的後面,你猜我看到什麼呢?原來那蠟像是空心的,人們以蠟像紀念嘉勒的樣子,但空心的蠟像內裡放置了什麼?是她的骸骨,即是聖髑。請大家看!聖人也是如此這樣!她曾是位美麗的女士,但死後也只剩下「骨頭」。不過嘉勒並不重視自己美麗的樣貌,她為我們提供了一種靈修的經驗,傳統上稱為「明鏡靈修」( The Spirituality of Mirror)。她具有慧眼,問:「那個鏡子在哪裏?」那個鏡子就是耶穌自己。嘉勒是一位女性,明白我們每日都會照鏡子。這裡不說其他男性,先說我自己,我每天只會照鏡一次,那就是每朝起床的時候。因為不需要,所以用不上梳子,簡單地用手撥弄一下,就可以度過一整天了。這與很多女士不同,她們隨身都有鏡子的。嘉勒捉緊這一點,說:「我們所看的是什麼鏡子?不是反映我們樣貌的鏡子。我們看的鏡子是耶穌基督,耶穌就是我們的鏡子。每天我們藉此看看自己是否肖似祂。看看有否以我們的德行反映出耶穌的面貌。」中世紀時用的鏡子與今天的鏡子很不同,今天的鏡子可以照得人的容貌清清楚楚,什麼也看到,但中世紀時的鏡子是銅造的。銅鏡的邊緣是映照得不太清楚的,很大部分都是模模糊糊,而最清楚的是在哪部分?只有中央的很小部分。

嘉勒又把耶穌的生平這樣說:「耶穌在馬槽出生,很貧窮,是一個嬰孩,那時祂的德行,好似在鏡子的邊緣。耶穌的生平和教導就如銅鏡的大部分地方,但也只是模模糊糊。鏡中最清楚的部分在哪裏?就是中心。哪裡是中心?中心就是『耶穌的死而復活、祂的逾越奧蹟』。」所以,她邀請她的姊妹們,去看那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,祂就是我們的「明鏡」,我們每天都要在那裡對照着,看看我們與祂有多少相似或不相似之處。

“CLARE”這個字是什麼意思?聖嘉勒書院的同學應該都知道。這字以後發展成為英文的 “CLEAR”, CLEAR即是清楚、清晰的意思。CLARE確實人如其名,願意在自己的生命裡反映耶穌基督的面貌。

在今日的福音裡,耶穌顯示祂的面貌,那是很光彩、很厲害的。當時有兩個人跟祂談話,是誰?是梅瑟及厄里亞。他們談論什麼?因為《瑪竇福音》沒有敍述,我們並不知道。讓我們看看對觀福音,即跟其他三部福音對比一下。路加說他們論及耶穌去到耶路撒冷所發生的事,即耶穌的逾越奧蹟——死而復活。耶穌的光彩是祂在十字架上才最能彰顯出來的。哪是什麼?就是祂對人的愛,原來天主是這麼愛我們!這就是耶穌願意顯示的光耀!不過,值得我們再想一想:究竟耶穌在山上顯聖容的奇蹟較大,抑或是在下山之後,耶穌將祂光榮的面容掩蓋起來,每天很平凡地與我們一起生活,從點點滴滴的片段中顯示出祂對我們的愛的這個奇蹟呢?後者不是更大的奇蹟嗎?一個平凡的人,生活在我們旁邊,我們甚至沒有留意祂,但原來祂的愛卻不斷向我們顯示。如果我們用心去看,就能看到耶穌將自己的光榮掩蓋起來。因此,雲中的聲音很重要。這聲音告訴我們什麼?那是天父的聲音,在雲裡有聲音說: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,你們要聽從祂!」這來自《瑪竇福音》17章5節。我們要聽祂的說話,跟從祂生活。試想像如果耶穌每天都在山上發光,我們怎能跟隨着祂啊?我們是否要化妝才真跟隨祂?我們搭地鐵都不想這樣急忙去化妝啊!或者我們不喜歡化妝,而我自己也從未化妝。事實上,我們不用這樣做,我們要做的就是跟隨耶穌,並不是在山上顯示榮耀的耶穌,這個我們跟不上的。我們要跟隨的,是每日隱藏在平凡生活之中的耶穌。對待同學時,有多些關懷;對待家人時,要多些忍耐,聽聽他們想說些什麼話,留心他們的眼神,感到他們不太開心,便不要使他們發怒了,關心他們發生了什麼事,若對方未準備好說出來,便與他一起坐下來,靜下來。這就是陪伴,這就是跟從耶穌基督。這是我們在生活裡可以做到的、應該做到的。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,你們要聽從祂!」

在第一篇讀經裡,天主叫亞巴郎離開自己的故鄉。天主要他往哪裡去?當時亞巴郎自己也不知道要往那裡去。他唯一知道的是什麼?就是天主說:「往我指給你的地方去。」你不用知道要往那裡去,只要天主吩咐你去那裡,你便去那裡!所以亞巴郎可能想到:「我知道是天主叫我,天主與我一起便足夠了,往那裡去並不重要。」

各位聖嘉勒書院的同學,當你們報讀聖嘉勒書院時,是否知道哪位老師會教導你們?你們可能說:「當然不知道!讀六年這麼長時間,又有這麼多的科目和老師,我們怎會知道呢?」你們又是否知道會用哪些教科書?同學可能說:「不知道!」原來你們就是這樣去選擇一間學校?同學又可能說:「聖嘉勒書院是一間好學校呀!」我們大多是這樣想:「我們並不是知道了一切才去跟從,大概只需要知道是跟著誰,是由那個辦學團體主辦的學校就夠了。」同樣,人生也是這樣。我們不會知道人生的每一步將會發生什麼事,我們怎會知道在十年、二十年後將要發生什麼事情?但我們知道天主與我一起,這就足夠了,其他的並不重要。這就是天父的聲音,祂告訴我們: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,你們要聽從祂。」這就已經足夠。

讓我們由背誦聖經金句開始,看看自己是否聽從祂。我們一起來吧!我已唸了好幾次了,就是來自《瑪竇福音》17章5節:「這是我的愛子,我所喜悅的,你們要聽從祂!」讓我們靜下來,再一次聽父的聲音,也讓我們回答祂,並向祂承諾,在生活中聽從祂。

創12:1-4;
詠33:4-5, 18-19,20,22;
弟後1:8-10;
瑪17:1-9

©夏志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