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目介紹

甲年 復活期第二主日  夏志誠主教

你有甚麼「嘜頭」?    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夏志誠

在商業社會裡,牌子,即「嘜頭」,是很重要的,很多時候,我們並不知道一件貨物的好壞,只知道它的牌子,如果是名牌,有信譽的,就會對它有信心,認為它應該是好的,如果是「雜嘜」,就有保留了。

耶穌的「嘜頭」

復活究竟是怎樣的一回事?那是神學家的課題,我們即使有興趣研究,也不一定懂,不過,我認為最重要的,倒是怎樣能讓我們認得出復活的耶穌來。有些人以為復活的耶穌應該是法力無窮,能飛天遁地,變這變那的,可是耶穌自己卻不認為這些是祂的記號。讓我們能認出祂來的,原來是祂的傷痕,看看祂怎樣向門徒展示被釘的手和肋膀,並且邀請多默伸手來摸、來探,我們便可以肯定這一點了。

沒有一個傷痕是好看的,不是有疤,就是有紋。人都設法遮掩傷痕,耶穌卻願意向人展示,因為那是愛情的傷痕。門徒所見到的並不是血肉淋漓、令人恐怖害怕的傷痕,而是曾三年親密生活、言教身教、為自己洗腳、為眾人捐軀的師傅,毫無保留的愛所造成的傷痕,門徒認出祂來,怎會不興奮莫名呢?

我們的「嘜頭」

第一篇讀經的宗徒大事錄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初期教會的美麗圖畫:「凡信了的人,常齊集一處,一切所有皆歸公用」(二44),當時的耶路撒冷教會似乎是天國在地上的完美實現。事實也許有點距離,因為細閱宗徒大事錄的其他記載,不難發現他們中也有欺騙(如阿納尼雅夫婦)、紛爭(選執事的原因)等事發生。不過,這卻是彼此相愛的必經之途。

記得德蘭修女曾經勸勉她的姊妹們說:「愛,直至成傷。」的而且確,愛,並不表示對方必然會接納,團體必然會融洽,一切問題必然會化解,因為很多次,我們的愛含有不少雜質:希望對方多謝,希望有效果,希望自己得到滿足。這樣的愛,還需要精煉,如同伯多祿前書所說的(伯前一3-9)。幾時我們能不計較回報,仍然願意去愛;幾時我們心感難受,仍然堅持去愛,那麼,我們身上就印有耶穌的「嘜頭」,人們就能夠在我們中認出死而復活的耶穌來。

宗2:42-47
詠118:2-4,13-15,22-24
伯前1:3-9
若20:19-31

©夏志誠

在2017年(甲年),夏志誠主教沒有復活期第二主日的講道錄音。現分享夏主教於公教報早年刊登的一篇的主日講道。

(承蒙公教報同意轉載此文)  https://kkp.catholic.org.hk/re/re3345.htm